HeyGen的Founder分享了他们团队内部的管理和产品方法论,摘取部分我最受益的六个观点:
- AI产品要适配底层AI模型平均每两月一次的迭代周期,所以核心的产品功能向前规划两个月,但是也要时刻思考着接下来6-12个月的大突破可能会是在哪个方向。产品要和模型突破一起向前,不要被模型突破覆盖掉。
- AI时代创业团队最大的错误就是速度太慢。不要怕犯错,要怕学习太慢。速度不仅仅是执行力,也是一个mindset - 如果任何时候你想到 - 周一再发这个功能而非现在,都意味着你不重视速度。
- 团队每个角色最重要的责任:
- PM要每天使用市面上所有的常用AI工具和竞品产品,理解为什么做某个功能和划分其优先级;
- Engineer要给出PM可能会miss的技术视角同时用最快的速度把功能做出来;
- Designer要把所有的复杂功能和用户需求简化成老奶奶都可以用的简单操作;
- Data Scientist要能够配合PM找到最核心的数据和构建核心看板和分析工具,通过数据做出决策。
- Growth 对业务指标负责,同时要确保构建每一个功能和阶段的用户行为与喜好学习循环。
- Everyone agrees = no one cares 每一个人都同意常常意味着大家其实不在乎。Disagree and commit。避免Decision Paralysis,即使有不同意见,选择一个之后就commit,通过用户反馈再来学习和调整。
- 别憋大招。攒了六个月的重大更新发出来之后发现竞品其实早就发了这个功能且获客了,又或者构建了一个可以服务巨大用户量的框架但是事实上只来了100个用户。
- 什么时候必须要慢下来:
- 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用户需求,任何影响我们学习用户反馈的数据和功能缺陷都必须要修复;
- 影响到用户核心体验、安全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