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玩推特没多久,无意间刷到fin神的这篇文章,看完之后深表认同且大受震撼,这让我想起了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这本书,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讲过三个核心观点:
- 认知革命(约7万年前)--人类学会用语言、符号、故事传递“抽象信息”,这是第一次“信息革命”。
- 农业与书写革命--信息可以被外化、储存、传递,人类开始依靠“共享的想象秩序”(宗教、货币、国家)协作。
- 科学与网络革命--信息传播速度与可信度的跃迁,让人类协作从村落走向全球。
书写 → 降低记忆的成本
印刷术 → 降低知识传播的成本
互联网 → 降低信息获取与交流的成本
AI / LLM → 降低理解与生成信息的成本
从这个宏观框架看,信息自由流通门槛的每一次下降,的确伴随一次文明跃迁,两者思想不谋而合。
而fin神这篇文章是2024年写的,截至当下,快一年过去了,回头看,也的的确确再往这个方向走,甚至说有加快步伐的迹象,那么我们是否结合当下更新观点?
从AI3.0开始进入多智能体协作,进入“数字社会阶段”,从过去的“信息流”是内容的流动到未来的“信息流”是智能体之间的交互。
这意味着我们正在从:“人类个体 + 工具” → “人类 + 数字分身 + 智能体网络”的社会形态。也就是说,未来的“协作单位”不再是单个人,而是“人机群体”,AI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新的协作中枢”。
那么到了AI4.0可能就是更新至以下形态了:意识网络与“数字共情”,当多个具备拟人特征的智能体开始协作,信息的流通将不再是语言层面的,而是意图、情感与上下文层面的同步。是否能实现,并不得知,但是我有绝对的信心相信,只要有一丝可能,人类都会走到这一步的。
而如果AI4.0实现之后,我们目前所能想到的,关于AI的终极形态是否就是信息的自组织文明被实现?
如果能实现的话,是否又意味着未来信息直接就和“文明的DNA”挂钩了,AI的进化最终会让信息具备自我修复、自我繁殖、自我选择的能力。
这桩状态下属不属于一种“后人类信息文明”?如果属于,那未来的文明主体是否会从”人类“变成“信息‘本身?
而一旦”信息“变成文明主体的话,会不会出现一个”物极必反“的效果,引发一些新的社会性问题出来,即信息过度的自由反而会导致 文明退步? 而当AI能够生成无限信息之后,真正稀缺的反而是意义与价值判断,到时候会不会形成新的”算力宗教“或者AI认知操控?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信息如何替代人类处理伦理问题?到那个时候,人类在当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我认为至少我们把这些问题思考进去了,或者这场所谓的文明革命才是真正的有意义且称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