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網發推之一三二
鮑彤與他的一位導師和人生啟蒙者
今天是鮑彤先生病逝三週年紀念日。
他是中國傑出的改革家,偉大的人道主義者。1989年5月4日,他為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起草了“亞行講話”,提出“冷靜、理智、剋制、秩序,在民主和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問題。”的主張。鮑彤的秘書吳偉在專著《80年代政治體制改革的台前幕後》一書中做了以下評價:“不僅是平息那場正在走向高潮的官民衝突的唯一可行的辦法,也是在和平條件下,在中國現實社會歷史條件下,解決社會矛盾,應對社會突發事件和衝突,防止其進一步走向激化和對抗,保持社會基本穩定的一條最好途徑。這條途徑,一反中共過去處理黨內、國內政治矛盾方式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指導思想,和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反映了中共黨內以趙紫陽為代表的一部分堅持改革開放的領導人要求以民主立國和依法治國的一種全新的政治思維,全新的治國理念。這在中國共產黨執政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創造。”
為此,鄧小平1989年的5月28日就將鮑彤投入秦城,後判7年有期徒刑,是六四被懲處的第一名高官。出獄後,他與趙紫陽一樣,一直被軟禁到死。
今天紀念他,我只想披露鮑彤親自對我講的他人生的一位導師和啟蒙者。鮑彤讀初中的一天,在大學當教授的舅舅帶一位摯友來家,與少年的鮑彤結識,這位舅舅的摯友,就是《觀察》半月刊的社長暨主編儲安平。《觀察》是1946年9月國共內戰時期創刊的著名的自由主義刊物,基本立場是“民主、自由、進步、理性”,以“高級知識份子”為閱讀對象,“對政府、執政黨、反對黨都做毫無偏袒的評論”。 稱執政的國民黨“七十天是一場小爛污,二十年是一場大爛污,爛污爛污,二十年來拆足了爛污”;稱在野黨共產黨“我不相信在共產黨的統治下,人民能獲得思想及言論等等基本自由,能實現真正的民主”。
早在1945年儲安平在一篇時政評論“中國的政局”中說:“老實說,我們現在爭取自由,在國民黨統治下,這個‘自由’還是一個‘多’‘少’的 問題,假如共產黨執政了,這個‘自由’就變成了一個‘有’‘無’的問題了。”
就這樣初中生少年鮑彤就與著名評論家儲安平結成莫逆之交。儲大主編答應每期《觀察》都送給他一份。從初中到高中《觀察》的三年伴隨著鮑彤的成長,直到]1948年12月25日,《觀察》被國民黨查封。次年17歲的鮑彤在上海南洋中學加入了共產黨。
我認為鮑彤的現代人格不是在共產黨的革命鬥爭中產生的,而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刊物《觀察》為他奠定的。他作為共產黨人的生涯,總是在不斷產生疑惑,不斷進行反思,終於在中共改正毛澤東錯誤的80年代,被中組部安排到趙紫陽身邊,成為趙的第一助手,為中國改革開放做出突出貢獻,以至89年中國發生規模最大的民主運動中,他以驚人的道義勇氣為趙紫陽出謀劃策,與中共決裂,成為一個偉大的憲政民主主義者。
鮑彤先生不朽!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