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okxchinese 决定重启Xlayer, 走BSC老路的时候,应该就想到了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
链上项目Rug,或者监守自盗都是肯定会发生的,作为去中心的链,上面项目质量参差不齐,谁有能力确保所有dev 长的像人就都干人事呢?
如果出了事,CEX该不该管,管多深?这些问题在BSC早期刚出来的时候也是个很难把握尺度的事情。
不管吧,受害者会觉得冲着你CEX招牌来玩你的链,出了事说不是一家的。
管吧,让人觉得不够去中心化,监管合规也会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链上的项目全都要做DD,得招多少人才能管的过来?
所以看起来OKX这次选择了用相对最不那么官方的一个账号来追这个Rug的项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又不跟OKX主体牵扯过深。
以史为鉴,第一代BSC团队因为这个事情也没少挨骂,怎么解决的?<br />
<br />
一因为 $Cake $XVS 等一堆明星项目的暴富效应,以及大量优质项目通过Pancake的打新启动,让用户知道买哪些币可行,并逐步让用户形成了找优质项目管道的能力。 <br />
<br />
二是也一些靠谱的深耕该链的KOL深度合作,由大家分摊了链上项目的DD压力,带领链上用户规避垃圾项目。一些话官方不好说,但KOL说没问题,相互成就。<br />
<br />
三是到了后面的MVB开始,多轮筛选与数据监控,让想赚快钱rug的垃圾项目dev筛走,孵化出了大量相对靠谱的项目出来。<br />
<br />
即便如此依然会出现项目方监守自盗等问题出现,尤其是行情末期。<br />
<br />
@XLayerOfficial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从高调官宣后,到现在依然没有出现一波确定性较大的造富效应,自己的核心基建也没搞起来。现在行情不好对dev的格局考验更大,直接快进到了募资rug阶段,用户就很难受了,当然这跟团队核心人员变动临阵缺将也有关系。<br />
<br />
我个人建议是 @star_okx 可能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尽快确定好核心团队重振士气,然后快速把Xlayer的几个核心基建自己内部孵化/投资搞起来,让还留下愿意相信OKX的用户获得实实在在的奖励,看到甜头,留住人心。<br />
<br />
既然强调了build,那尽快在Xlayer上看到build出来的东西,让支持build的人赚到钱,才能让更多人相信,形成良性循环。<br />
<br />
如果这波大盘后面真的进入熊市环节,那就更难做了,目前留下的时间窗口不多了,加油吧。<br />
<br />
@Haiteng_okx @mia_okx @okxchinese @Cryptosis9_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