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名90后购房者近日因房贷倒挂登上热搜。她于2020年以总价650万元购入学区房,首付约200万元,贷款逾400万元。如今房价暴跌至360万元,小区单价从每平方米7.5万元跌至不足3万元,房产总值不足贷款额一半。
业主表示,夫妻收入下降,每月还贷需借钱维持,卖房不仅无法回本,还需倒贴银行40万元。类似情况在杭州、郑州等地频现,部分业主因房价腰斩陷入“负资产”,既卖不掉房、也无力断供。
部分媒体与法律人士将此类现象称为“恶意断供”,引发广泛争议。网友批评这种说法“污名化普通人”,认为这是经济下行下的无奈选择,而非道德失范。
分析指出,这些购房者并非炒房客,而是受“刚需”“学区”“再不买就晚了”等观念影响的普通家庭。随着楼市持续下行,房贷倒挂、债务违约、消费疲软等问题相互叠加,社会舆论呼吁建立风险共担与债务重组机制,避免个体家庭为系统性风险“兜底”。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