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网友的一份安全上网指南。面对中国严格的信息管控与言论审查,普通网民要实现独立思考、接触多元信息,必须解决一个前置问题,如何保护自身安全。数字安全能力,是每个追求认知自由的人在当下环境中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
以下内容基于国际公认的数字安全原则,为你提供可行的自我保护方法。
一、降低你身份的可被识别性
许多人翻墙后,被警方约谈,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被举报,而是因为习惯性泄露个人信息:
使用国产安卓手机进行翻墙。
同一个手机号注册海内外社交平台。
使用中国手机号、QQ或网易邮箱注册海外平台。
多个平台使用同一头像、同一昵称。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无意间暴露学校、单位或是家庭位置。
把私人账号与政治讨论混在一起。
建议做法:
不同平台使用不同昵称和头像,头像不使用拍摄的真实照片。
国产安卓手机不可信任,苹果手机不使用国区账户,建议注册美区账户。
海外社交媒体使用Google Voice注册,或购买海外电话卡(如Giffgaff,充值10英镑即可,每半年发一次短信保活,超过半年未使用会被注销)。
不使用国外手机号注册国产软件,这也会导致身份暴露。
建议使用Gmail 邮箱 或 Proton mail(但需要保持活跃度,超过半年未使用会被注销)。
不同用途使用不同账号,工作、生活、兴趣讨论应当分开,不要让它们之间存在路径可追踪。
避免在政治讨论中使用真实姓名、真实头像,不要在一个账号里包含跨领域的信息,比如既发旅游照片,又发政治观点,又发微信聊天截图等,这会形成高度可识别的“画像”。
二、别让手机和软件"偷窥"你
当设备权限过度时,中国网安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几乎所有的国产应用都会过度索要权限,会读取通讯录、短信内容、相册内容、位置、设备指纹
,浏览器会留下可被识别的指纹,微信、QQ、国产浏览器往往默认为“最大权限模式”。
建议做法:
苹果手机可以限制应用权限,按需开启,不用即关,国产安卓系统的本质,几乎很难做到真正的有效的权限管理,尤其是系统内植入“反诈中心”,这也是不建议使用国产安卓手机的原因。
通讯录、相册、定位是最敏感的三类权限,一定谨慎授权给不同的应用,如地图可授予定位权限,但百度搜索这类应用,不必开启定位权限。
不安装任何国产“安全软件”,如:腾讯手机管家,360手机卫士。
尽量不使用国产输入法,如搜狗输入法、微信输入法,如必须使用,还请务必断开联网权限。
浏览器中关闭第三方 cookie、跨站跟踪。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在同一个设备上同时浏览海外平台和使用国产软件,如微信。
不要使用在国产安卓应用商店和国区苹果软件商店内看到的所有VPN软件。
三、数字痕迹的危险性
即使你没有主动上传个人信息,你的一举一动也会留下元数据:登录时间、登录地点、使用的设备、网络环境、账号之间的访问模式、通讯对象的关系图谱,在某些情况下,元数据比内容本身更危险,因为它描绘了关系链与位置轨迹,在做到以上几点的情况下,可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建议做法:
不要形成“行为规律”这是降低元数据价值最有效的方式。使用VPN的时间要随机,不能是固定时间,比如今天下午、明天晚上、后天午休,故意变换即可;每次使用时长不要固定;不要固定地点登录,这点非常关键,不要总是在家或公司使用VPN,登录海外账号,可以在不同 Wi-Fi、不同热点,图书馆、咖啡店等公共网络环境下登录账号,注意不是真的使用,只是偶尔切换网络来源降低规律,你做不到“彻底隐身”,但可以做到“数据无法形成画像”。
能分设备就分设备,不能分设备也要分账号、分浏览器, 你不一定能多买设备,但你可以做到:一个浏览器用来生活,一个浏览器专用于公共讨论。例如,Chrome / Safari 用于日常生活,Firefox / Brave用于登录海外平台讨论、阅读资讯。且不同浏览器,不同步数据,不共享历史、Cookie,不登录同一个 Google/Apple 账号。
最重要的建议:永远让自己处于“可中断状态”,也就是:任何账号、任何对话、任何记录被突然查看时,不会牵连现实中的你。
安全是前提,自由是目标。我们还无法阻止信息封锁的存在,但你可以决定如何保护自己。数字安全的意义,不在于逃避风险,而在于当风险降临时,它无法伤害你。愿大家在当前的信息封锁下,看得更远、活得更自由。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